近日,桓臺縣綜合執法、住建、生態環境、交警等職能部門,立足實際,聚焦建筑垃圾揚塵污染防治,出實招、見實效,走出了一條“清、綠、用、管”的實效之路。
首先是“清”,凡是摻雜生活垃圾、主干道兩側的建筑垃圾(渣土),不論方量大小,督促屬地鎮(街道)一律即知即改,及時清運。第二是“綠”,對短期存放的渣土堆,采取集中堆放、統一整形后,進行簡易綠化或者種植作物。結合全域公園城市建設,對難以清運的大型建筑渣土堆,統籌運用有解思維,構建假山綠樹環繞的公園新場景。其次是“用”,根據縣行政審批服務部門審批的建筑渣土處置核準手續,及時掌握縣域內建筑渣土產生方量、位置等信息,向有渣土需求的工程和屬地通報信息,并做好產出方和收納方的組織協商工作,及時處置建筑垃圾。最后是“管”,加強巡查密度、頻度,督導各鎮(街道)對新產生的建筑垃圾堆及時發現,及時清理。加大對各鎮(街道)的考核力度,對督辦的問題逐一核查,落實責任,控舊治新,限時整改,堅決杜絕新增渣土堆的形成。同時,加大執法力度,對隨意傾倒建筑垃圾行為進行嚴肅查處。
下一步,桓臺縣有關部門將繼續加大聯動配合力度和頻次,堅持完善建筑垃圾規范處置的長效機制,以建筑垃圾有序管控助力揚塵污染防治,為空氣質量持續向好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