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記者從攀鋼集團獲悉,攀鋼超細粒級鈦鐵礦高效回收示范線建設工程一期項目近日開工,標志著攀鋼超細粒級鈦鐵礦選礦工藝產業化進入實質階段,實現了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技術的新突破。
超細粒級礦物回收一直是選礦領域的世界級難題。巖礦型鈦鐵礦工業回收一般是在釩鈦磁鐵礦選鐵之后,從選鐵尾礦再進行鈦資源回收。在實際生產中,由于現有強磁+浮選工藝限制,對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較差,造成鈦資源的極大浪費。
為提高鈦資源回收率,集中攻克“卡脖子”技術,自2012年開始,攀鋼礦業公司與國內科研院所合作進行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技術聯合攻關,最終成功開發出高效節能的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新工藝,提出并形成《超細粒級鈦鐵礦的選礦方法》等3項國家發明專利授權。
為了將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產品優勢,為工業化奠定基礎,攀鋼礦業公司于2021年建成萬噸級工業試驗線,工業試驗取得良好效果,新工藝和新藥劑對小于38微米粒級鈦鐵礦回收具有良好的適應性,總體回收率超過50%,小于19微米粒級鈦鐵礦選別作業回收率超過90%,超細粒級鈦鐵礦回收實現重大突破。
據了解,該示范線建成投產后,每年將回收超細粒級鈦鐵礦10萬噸以上,經濟效益達1.5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