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真正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模式轉變,通過創新發展提升礦業企業市場競爭力,就必須加快技術裝備改造,推動礦山企業全面轉型升級,并把綠色發展貫穿于礦山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切實轉變礦業發展方式,推動礦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技術興則礦業興,裝備強則礦業強。在我國礦業邁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先進的技術裝備無疑成為關鍵的一環。
12月10日,由中關村綠色礦山產業聯盟(以下簡稱“中綠盟”)組織,旨在為技術找市場、為資金找項目、為專家找課題,推動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的“百項裝備進萬家礦山”活動啟動會召開。這一活動得到眾多礦山企業和裝備制造企業的高度關注和積極響應,共有200余家單位、400多人參加了此次會議。
“裝備制造業是國之重器,是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礦業行業實現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在“百項裝備進萬家礦山”啟動會議上,中綠盟總顧問、中國工程院彭蘇萍院士指出,“中綠盟將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遴選出來,并采取一系列推廣活動,全方位、多角度、多途徑推廣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為礦山企業轉型升級做支撐。”
讓先進技術裝備有用武之地
多年來,由于受多種原因制約,先進技術裝備與礦山企業嚴重脫節,一些好的技術裝備在礦山企業得不到推廣應用,而一些礦山企業又亟需好的技術裝備來推進轉型升級。
為打通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最后一公里”,讓有需求的礦山找到先進技術裝備、讓先進的技術裝備找到適合的礦山,加強先進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全面提升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水平,推動礦業高質量發展,自然資源部專門把先進技術推廣作為一項制度,建立并定期更換技術目錄,通過“政府發布-平臺推廣-企業應用”流程推進,引導礦山企業推廣應用先進技術。
今年8月30日,自然資源部發布《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2022年版)》。這也是2012年原國土資源部建立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制度以來,發布的第七批《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
“礦產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工作旨在提高全國礦產資源利用水平,促進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高質量發展,這項工作得到礦業行業普遍認可。”自然資源部礦保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技術目錄發布以來,全國有3000余家礦山企業應用了先進適用技術,進行了生產工藝改造升級。先進適用技術推廣工作在提高礦產資源利用效率、大幅降低生產成本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效。其中,采礦類技術為資源節約和高效開采提供了技術支撐;選礦類技術促進了中低品位、難處理礦產的合理利用;綜合利用類技術提升了共伴生礦、礦山廢棄物等資源的高效利用水平;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有效提高了資源勘查、開發效率;綠色低碳技術加快了礦山的綠色轉型升級。
與此同時,一些相關協會等社團組織也積極參與到先進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工作。中國砂石協會、中國非金屬礦工業協會等在積極組織行業內先進技術裝備的評定遴選工作基礎上,推薦給自然資源部,以促使這些先進技術裝備在全國礦山范圍推廣應用。
中綠盟在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上更是獨樹一幟,他們專門在綠色礦山科技獎里面設立了子獎——裝備質量獎,通過遴選百項先進技術裝備和評選裝備質量獎、組織開展先進技術裝備進礦山等活動,來推動先進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范圍和水平。
先進技術裝備迎來新機遇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當前乃至今后很長一段時期,隨著我國礦業行業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對先進技術裝備的需求將會大幅增加,礦山技術裝備將迎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期。特別是一些新興戰略產業的快速增長,必將帶動相關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為先進技術裝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
“我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進入新時代,對資源的需求必然會持續增長。同時,全球能源綠色低碳轉型意味著能源系統從燃料密集型向材料密集型轉變,這將導致新能源產業所需重要礦產呈爆發式增長。”自然資源部礦保司原司長鞠建華認為,技術創新突破的速度會超出預期,新能源需要海量礦物,礦產資源將在全球能源轉型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新技術礦產、新材料礦產和新能源礦產的產業發展模式將使礦產品需求結構發生顯著變化,必將帶動相應礦產消費和需求的高增長,也必將帶動礦業技術裝備的快速發展??梢哉f,礦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對礦山技術裝備的需求必然會加快增長。
而在“十四五”時期,隨著我國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加快,將對加快構建現代化礦業體系提出新的要求。要真正實現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模式轉變,通過創新發展提升礦業企業市場競爭力,就必須加快技術裝備改造,推動礦山企業全面轉型升級,并把綠色發展貫穿于礦山建設全過程和各方面,切實轉變礦業發展方式,推動礦業實現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
“礦業高質量發展和綠色發展,技術裝備是關鍵,必須以科技創新和技術裝備改造升級提升資源利用效率和社會效益。”鞠建華進一步舉例說,比如通過提升物化探及鉆井關鍵技術與裝備水平,實現資源儲量穩步增長;通過應用復雜環境下精細化開采技術和裝備,來提升開采回采率;通過地下采選一體化集成高效開采、低碳節能、安全環保的共性關鍵性技術,跨越式提升開采技術水平;通過加快形成綠色采選冶的多技術協同集約化利用,保持我國礦業企業在冶煉加工的技術優勢和產業優勢;通過大數據、5G+、AI等新技術在礦山領域廣泛應用,使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礦產勘查開采;通過重點開發高性能原材料,滿足電子信息、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的市場需求等。
特別是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全面深入推進,環保政策的愈加苛刻,對技術裝備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如何通過先進技術裝備的研發和推廣,從源頭減少礦業開發活動對生態環境的擾動,已成為礦山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
“隨著資源不斷開發和生態環保要求的提高,礦業面臨著資源開發難度加大、產品成本增高、產能增長不確定性增加、環境社會約束大、投資風險高等諸多挑戰與困難,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走礦業高質量發展之路,通過技術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和礦山企業轉型升級,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小的礦業發展新模式。”鞠建華表示。
讓先進技術裝備真正走進礦山
讓先進技術裝備走進礦山,服務和支撐礦山高質量發展,已是必然趨勢。中綠盟組織的“百項裝備進萬家礦山”,無疑是一個有益探索,為先進技術裝備“落戶”礦山企業提供了平臺和橋梁,將進一步促進先進技術的轉化和先進裝備的應用。
實際上,近年來,在自然資源部、工信部等相關部門推動先進技術裝備服務支撐礦山企業的同時,中國礦業聯合會、中國砂石協會、中國冶金礦山工業協會等相關社會團體也在積極推動本行業內的先進技術裝備推廣應用工作。中國砂石協會每年召開一次科技創新大會,通過主題報告、分論壇和展廳展示來推廣行業內的先進技術裝備。
中綠盟這幾年把推廣應用先進技術裝備作為綠色礦山建設的重要抓手,利用各種會議、論壇來交流先進技術裝備,今年9月在昆明還專門召開以先進技術裝備為主題的技術論壇。
“‘百項裝備進萬家礦山活動’是中綠盟服務礦山、支持礦山企業轉型升級的一個重要抓手。中綠盟將把這一項工作作為立盟之本,真正為礦山企業和技術裝備服務單位架起一座互通互助的大橋,架起一座推動綠色礦業發展的大橋。”中綠盟理事長單位領導、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魏甲明表示。
對中綠盟舉辦的這項活動,中國工程院院士彭蘇萍給予了高度肯定。他指出,“百項裝備進萬家礦山活動”是中綠盟產學研合作平臺的展現形式,百項裝備并不具體指一百個裝備,而是優秀裝備的統稱。希望通過這項活動,來擴大先進技術裝備的推廣應用,更好地服務高質量發展。
“今年8月份,自然資源部專門發布了《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先進適用技術目錄(2022版)》,以加強技術政策的引導作用,引導企業積極創新和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裝備。”鞠建華表示,中綠盟近年來為推動綠色礦山建設和促進礦山技術裝備水平提升做出了突出貢獻,特別是在向管理部門積極提出政策建議、推薦先進適用技術、參加制度標準研究制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同時,在綠色礦山評估認定認證、發布系列團體規范標準、服務廣大礦山企業、頒布綠色礦山科學技術獎和建立科技專員制度等方面有突出特色和眾多亮點。希望能通過這次啟動會,有更多先進技術裝備能夠得到廣泛推廣使用,科研機構、裝備制造廠家、礦山企業都能成為創新主體,進一步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促進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以先進裝備搭載綠色高效技術,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成效,促進新技術產業化規模化應用,真正使百項千項裝備進入萬家礦山。
道雖遠行者將至。先進技術裝備真正進入礦山企業并生根開花結果,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特別是隨著時代的進步、創新能力的提高、科技水平的發展以及新形勢下對環保的要求,一些新的先進技術裝備會不斷涌現,這就需要政府及相關部門、科研單位、礦山企業和社會團體共同發力,盡快把先進適用的技術裝備大范圍應用到礦山,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更好地服務和支撐礦業行業的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