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以各冶金礦山企業2021年營業收入為主要依據,排出了2022年中國冶金礦山企業50強。上榜的50強企業合計營業收入達2465.51億元,比上年增加了784.54億元,年增幅高達46.6%。



據排行榜顯示,寶武資源有限公司以359.41億元營收蟬聯榜單第一名,鞍鋼集團礦業公司和太原鋼鐵集團礦業分公司位列榜單第二三位。營業收入達百億以上的有八家,分別為寶武資源有限公司、鞍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太原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礦業分公司、首鋼集團有限公司礦業公司、河北鋼鐵集團礦業有限公司、本溪鋼鐵(集團)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攀鋼集團礦業有限公司、南方錳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基石計劃”持續推進,三部門修訂印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辦法》
根據海關總署的數據顯示,2023年3月份,我國進口鐵礦石量達到10022.9萬噸,同比增加了1294.6萬噸,增幅為14.8%;進口金額為11796.5百萬美元,進口均價為117.7美元/噸,較上年同期減少6.3美元/噸,同比下降5.1%。在1至3月份,我國累計進口鐵礦石共達到29433.5萬噸,同比增長9.8%;進口均價為110.6美元/噸,同比下降12.0%。
在2023年國產鐵礦石全產業鏈高峰論壇上,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總經濟師王穎生表示,實現鋼鐵強國需要資源強國來保障,“基石計劃”與冶金礦山企業直接相關。盡管“基石計劃”已取得一定成效,但也面臨一些問題和挑戰,部分企業在項目礦權辦理、用地指標、尾礦庫建設、審批流程和復工復產等方面仍受到制約,保產增產的可持續性受到了影響。
據財政部、自然資源部、稅務總局于4月14日修訂印發的《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辦法》,該《辦法》進一步健全了礦產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規范了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維護了礦產資源國家所有者權益,促進礦產資源保護與合理利用,推動相關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2月份全國生產鐵礦石15035.3萬噸,同比上漲3.7%。中礦協統計顯示,1—2月份全國生產鐵精礦4449.58萬噸,同比增長0.58%。根據相關預計,2023年國產礦原礦產量有望達到9.85億噸,原礦量同比增加1500萬噸,對應鐵礦石精礦量達2.84億噸,同比增加約500萬噸。相信通過各方努力,我國鋼鐵產業鏈供應鏈資源安全根基將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