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離不開自然資源的支撐和保障。圍繞省委、省政府“8+4”政策體系,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在去年出臺兩輪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政策的基礎上,今年,又牽頭制定新一輪自然資源要素保障20條政策。針對省重大項目用地審批時間緊、任務重、節點多,省市縣三級自然資源部門主動靠前服務,提速審批,多個項目用地審批跑出新速度,為項目合法推進、順利實施提供有力支撐。
2023年,浙江省自然資源廳先后出臺兩輪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政策,持續開展“百大”項目用地報批集中攻堅行動。2023 年共批準建設用地 37.56 萬畝,同比增長 20.2% ,其中重大項目用地報批 174 個,用地面積 14.1 萬畝;共批準項目用海 145 個,面積 2.2 萬畝;供應建設用地 49 萬畝,開采石料礦 3.45 億噸。
在金華鐵路樞紐擴容改造工程現場,工程建設正熱火朝天,工程連接杭溫、滬昆等多條鐵路,是金華有史以來地方投資最大的單體鐵路項目。總投資約245億元,征收面積高達9204畝,涉及9000多戶農戶,用地規模大、審批時間緊,任務重、難度高,為金華歷史之最。省市縣三級自然資源部門主動靠前服務,堅持服務走在審批前面。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處處長姜建明表示,通過靠前發力,提前介入,服務增值,第一時間將項目納入國家要素保障范圍,做到精準高效,應保盡保。開展“空間適配”,提前化解空間矛盾,實施“多評合一”綜合論證,減少環節,降低成本,大大提高審批效率。

金華鐵路樞紐擴容改造工程
由于該項目涉及700多根鐵路樁梁要建,出于安全考慮,必須趕在下半年杭溫高鐵開通前建設完成。以往類似的工程,往往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用地審批。金華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做好先行用地報批服務指導,開展并聯審批,材料報送當天即審查,隨后上報到省廳。為保障項目盡早落地開工,自然資源部門全力以赴,開通綠色通道,采取特事特辦、并聯審查等舉措,形成了高質量的先行用地報批材料,順利通過自然資源部審查,從組卷到獲批,僅用時10個工作日。先行用地獲批后,項目建設已于今年一月順利啟動。目前,整個項目近萬畝用地報批均已完成,項目建成后,將對我國東部沿海和西部內陸地區的經濟發展起到更大支撐作用。

衢州常山江(輝埠~雙港口)航電樞紐項目
衢州常山江(輝埠~雙港口)航電樞紐項目,是“十四五”重點實施的內河高等級航道工程項目,項目將實現錢塘江水系與長江水系的連接,為今后浙贛運河的溝通奠定基礎。項目全長約51公里,用地總面積約 5190 畝。自然資源部門高度重視,主動對接服務,通過“容缺受理”、“分期用地報批”等服務舉措,為項目用地順利報批、盡快開工,奠定了基礎。同時成立了工作專班,一對一、點對點服務,跟進報批進度,及時協調解決報批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

浙江省自然資源廳舉行自然資源要素保障新聞發布會
今年,省自然資源廳又牽頭制定新一輪自然資源要素保障20條政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家銀表示,今年的自然資源要素保障20條政策涵蓋五大方面,做到空間保障更加全面、指標保障持續加碼、審批服務迭代優化、用地用海用礦集約高效、耕地保護抓嚴抓實。省自然資源廳將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持續優化自然資源要素供給與配置,以高水平保護、高效益保障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