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
記者從市工信局獲悉,
今年1至7月,
全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產值
達到16億元,
廢鋼鐵銷售量同比增長35%,
產值同比增長19%。
如今,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成為我市工業發展的新引擎,這得益于我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遵循“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原則,以資源高效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推行循環型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為主線,建立健全資源循環利用體系,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充分發揮資源循環利用的協同減碳作用,大力發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打造“城市礦山”,實現“變廢為寶”。

我市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賦予出雄厚的工業底蘊,每年近6000萬噸的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鋼鐵企業近400萬噸的廢鋼需求量,創造出發展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優越完備的條件,也奠定了打造國家級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的堅實基石。
為了推動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我市形成了市工信局、鞍鋼集團等8個部門、企業共同推進基地建設的工作機制。將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作為全市“8+1+4”產業發展戰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環,科學布局綜合利用產業,形成園區化、集群化發展模式。推進再生資源高效循環利用,加快廢鋼鐵回收拆解加工配送產業鏈“一體化”發展,著力打造廢鋼加工產業集群。布局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電池綜合利用產業,圍繞廢舊輪胎、廢塑料等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加強體系建設,不斷拓展資源利用新領域,構建綠色可持續的產業發展模式。

我市以創新為驅動,使得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煥發出蓬勃生機。為了破解尾礦產品附加值低且綜合利用技術不足、利用成本和運輸成本高等難題,鞍鋼礦業資源利用(鞍山)有限責任公司投資近30億元,建設尾礦固廢資源綜合利用項目,采用“預富集-流態化磁化焙燒-磁選”工藝流程,實現尾礦固廢資源綜合利用,形成每年2400萬噸的尾礦消納能力,項目建成后將大幅提高我市工業固廢綜合利用水平,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也將提高至50%。

我市還圍繞優勢企業和產品延伸產業鏈,增強產業配套能力,形成穩定、持續的產業集聚區。依托鞍鋼綠源科技、冀東水泥、后英建材等企業,延伸水渣制高爐渣微粉、水泥和礦渣磚等產業應用;支持企業開展鋼渣分級利用,擴大鋼渣在有價提取、低碳水泥等綠色建材和路基材料中的應用;推動粉煤灰制混凝土、磚及水泥等建材工業、化工領域等方向綜合利用,積極探索上游產廢、中游利廢、下游吃盡的綜合利用跨行業產業鏈模式,建成全鏈條、循環化和廣配套的產業體系。
到2025年,我市將實現廢棄資源綜合利用與建材、鋼鐵、化工等行業協同耦合發展,打造產業鏈上下游聯合的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體系。推進和建成一批具有帶動效應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重點項目,突破一批尾礦、冶煉渣、粉煤灰等工業固廢綜合利用關鍵技術,不斷提升工業資源綜合利用能力和產業集聚水平,將我市打造成為東北地區最大的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