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新型儲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征求意見稿)。意見稿稱,到2027年,新型儲能制造業規模和下游需求基本匹配,培育千億元以上規模的生態主導型企業3~5家。高安全、高可靠、高能效、長壽命、經濟可行的新型儲能產品供給能力持續提升。
意見稿提出,加大對國內鋰、鈷、鎳等礦產資源的找礦支持力度,科學有序投放礦業權,增強國內資源保障能力。指導國內企業多元、有序、協同布局海外資源項目,降低資源開發運輸成本。在防范風險前提下,支持企業加強對外投資合作,提升海外礦產開發供給能力。鼓勵生產企業在新型儲能產品研發階段做好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強產品綠色設計,提升產品易回收、易利用性。在滿足產品性能要求前提下,支持生產企業使用再生原料。
意見稿要求,積極鼓勵火電合理配置新型儲能,探索開展新型儲能配合調峰、調頻等多場景應用。拓展風光儲氫等新能源應用場景,打通綠電—綠氫—綠氨/綠醇產業鏈,推動多能互補高效利用。針對沙漠、戈壁、荒漠等新能源富集且本地消納能力較低的地區,探索利用可再生能源制氫。加快推進共享儲能,提升儲能對電力系統的輔助服務能力。加快在土地資源緊張或偏遠地區推廣替代型儲能,加強變電站、應急電源等設施設備建設,增強電網保障能力。
在政策支持方面,意見稿提出,統籌利用中央及地方相關政策資源,支持新型儲能關鍵技術攻關,開展多場景新型儲能應用試點示范。在儲能產品運輸等環節為企業提供便利化服務。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用好綠色金融工具,鼓勵保險機構圍繞新型儲能電站開發保險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