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自然資源局發布武江區龍歸鎮三棵松礦區建筑用石灰巖礦采礦權轉讓、變更公示。韶關市旅游發展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將年產1761.5萬噸砂石礦轉讓韶關市綠材投資建設有限公司。
據了解,該項目位于廣東省韶關市武江區龍歸鎮,面積2.2251平方公里。礦區范圍內資源儲量約1.85億方,設計可采儲量為約1.75億方,實際可采儲量1.68億方,生產規模650萬方/年(1761.5萬噸/年),出讓年限27.8年。2024年1月9日,韶關市旅游發展投資集團以約10.25億元成功競得該采礦權。

據悉,韶關市旅游發展投資集團(國企)于2024年1月以10.24億元競得采礦權后轉讓給綠材投資公司(同為國企),體現國企通過內部資源整合實現專業化分工。綠材公司作為專業主體,綠材公司承接采礦權后,可能整合骨料加工、物流運輸等環節,形成“礦山-加工-水運”一體化模式,提升全產業鏈競爭力。更有利于推動礦區集約化開采和綠色礦山建設。

近年來,韶關市近年通過采礦權到期重新出讓、整合低效礦山等方式,持續釋放大型砂石礦產能。例如:大旺山礦區:年產能980萬噸,資源儲量超1億立方米,服務年限27年,由國企主導開發;榕樹下礦區:年產能80萬立方米,私企競得后需支付鄉村振興建設費6300萬元,疊加采礦權成本約1.8億元。此類大型礦山集中投產,使韶關砂石年產能遠超本地需求,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全市新增產能已突破30億噸/年。
而外來砂石輸入加劇市場飽和,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如深圳、廣州)因本地資源不足,長期依賴外來砂石。西江沿線砂石通過水運低價進入大灣區,導致廣東本地砂石面臨跨區域競爭壓力,進一步擠壓廣東砂石利潤空間。
密集出讓大型砂石礦,疊加外來砂石沖擊,正面臨“本地產能激增、外來沖擊加劇雙重壓力,產能過剩與價格波動風險突出。未來需通過政策精準調控、區域協同分工、綠色技術賦能破解困局,避免“內卷式”競爭演變為系統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