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河南省三門峽市市長徐相鋒深入湖濱區、陜州區和澠池縣,實地調研礦山生態修復工作。他強調,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進礦山生態修復,為三門峽市高質量發展筑牢生態屏障。
在湖濱區錦濱礦業野豬洼礦山治理區,徐相鋒實地察看山體復綠、邊坡治理及植被恢復情況,詳細了解治理工程進度和技術方案。他要求屬地政府和施工單位嚴格落實生態修復標準,強化水土保持措施,因地制宜選擇適生樹種,確保修復區域生態功能可持續提升。
陜州區焦家鋁礦治理區通過實施高陡邊坡修復模式,有效解決了礦區地形破碎、植被難以存活的難題。徐相鋒對這一創新實踐給予肯定,并指出要總結推廣成熟經驗,結合露天礦山智慧監管平臺實時監測修復成效,推動治理從“短期修復”向“長效管護”轉變。
在澠池縣小陽河礦區治理區,徐相鋒重點調研了礦區生態修復與文旅產業融合規劃。他強調,要統籌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探索“生態修復+特色農業”等模式,將廢棄礦區轉化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調研中,徐相鋒強調,各級各部門要扛牢政治責任,健全長效機制,加大資金和技術投入,持續抓好礦山生態修復;要深化“生態修復+”模式,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盤活修復后土地資源,發展特色農業、休閑旅游等綠色產業,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