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潞城區優質石灰巖資源優勢,加快建設規模化、集約化、體系化的集中開采區和產業園區,推動潞城石灰巖行業向高端發展轉型,根據《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山西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優化非煤礦產資源管理促進非煤礦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長治市專業鎮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公布長治市第二批市級重點專業鎮名單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結合全區石灰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制定本工作方案。
方案背景
潞城區石灰巖礦產資源豐富且含鈣量高,是非金屬礦物制品優選原材料。經過多年開采,大部分礦山資源瀕臨枯竭且受生產工藝、技術裝備落后等因素影響,開發利用水平較低,造成優質資源低效利用與生態環境破壞。2024年10月,潞城區非金屬礦物制品專業鎮(鈣基新材料專業鎮)被列入全市第二批市級重點專業鎮。近年,山西晉元納米鈣基、萬鑫隆鈣基新材料、東鵬納米碳酸鈣、金燦新材料脫硫脫碳等重點項目落地潞城,優質石灰巖原料市場需求增加。因此,在提供優質資源保障的同時,實現高效利用是當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工作原則
(一)生態優先,安全為本。堅決杜絕重利益、輕治理行為;嚴格把控安全準入,積極推廣使用礦山新型安全技術及生產設備,全面提升我區石灰巖礦山安全開發水平。
(二)綠色環保,高效利用。鼓勵支持擁有完善上下游產業鏈的鏈主企業以及國有大中型等優質企業參與新設礦業權競拍,積極引進高效、智能、綠色、環保的新技術、新設備,建設開采方式科學化、資源利用高效化的綠色智慧礦山。
(三)節約集約,持續發展。積極引導礦山企業升級改造生產工藝、設備,進一步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節約集約資源。同時,做好統籌兼顧,在同等條件下,優先為我區資源緊缺的優質企業提供后備資源保障,實現礦山良性、可持續發展。
工作要求
(一)擴能增效,實現產業升級。相關部門要對潞城區優質石灰巖資源進行廣泛宣傳,吸引滿足競買條件的企業積極參與礦業權競買;在符合國家、省、市產業政策的前提下,可對綠色礦山企業傾斜礦業權投放;鼓勵競買人在取得礦權后建設石灰巖資源深加工和產業鏈延伸企業;支持現有企業轉型升級,在生產工藝、產品研發、設備更新、擴能增效等方面實施技術改造,重點圍繞鈣基產業鏈進行高值化延伸、高端化開發。鼓勵新上鈣類煅燒深加工企業采用天然氣(煤氣)、氫能、電能等新能源作為清潔燃料。新建石灰巖深加工項目建設要符合國家、省、市行業準入條件和有關規定。在探轉采階段,競得人應積極采取措施,投資建設實質性深加工生產項目,確保在新設礦山投產后,最短時間內實現高產值效益。
(二)嚴格管控,實現分級利用。依據新設礦山《儲量核實報告》,堅持以質定價,按照礦產資源品位分級開發利用,提升產品深度、廣度和附加值,實現優質礦產資源高質量開發利用。嚴格低端產品(骨料、片石)、中端產品(普通氧化鈣、普通氫氧化鈣)、高端產品(高純氧化鈣、高比表面積氫氧化鈣、納米碳酸鈣)等石灰巖資源的管控利用,鼓勵新設礦山引進先進、高效、節能、環保生產工藝,做到優礦優用、分級利用,實現低消耗、高產出,最大限度提升石灰巖深加工產品產值和附加值。
(三)加強管理,保障秩序穩定。新設礦山應根據全區礦業發展規劃和要求,配套相應深加工產業鏈。圍繞鈣基新材料專業鎮建設需求,鼓勵新設礦山在區內進行深加工,為高純氧化鈣、高比表面積氫氧化鈣、納米碳酸鈣等高端產品制造企業匹配中高端石灰巖資源。
(四)高效利用,依法合理開采。礦山企業要落實“邊開采、邊治理”要求,提高開采回采率、選礦回收率和綜合利用率,實現資源綜合利用最大化,避免資源浪費,確保閉坑前全面履行生態修復義務。新設礦山未投產前,在堅持自愿、協商的前提下,整治提升后的保留礦山企業應與區屬國有企業就礦產品銷售相關事宜進行充分溝通,明確雙方的權利和責任。同時,稅務、供電、自然資源等部門要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定期統計分析企業用電、生產及納稅情況,做到科學監管、動態監管、實時監管,避免企業非法違法開采、偷稅漏稅現象發生。
(五)部門合力,助推項目落地。區工信、發改、自然資源、人社等相關部門及各鄉鎮(街道)要形成合力,優先保障新上項目用地需求,積極協助企業爭取各類資金補助,落實各類優惠政策,促進土地、資金、政策等向鈣基新材料企業傾斜,全力助推鈣基新材料項目落地實施。
(六)強化引導,優化營商環境。在區委、區政府領導下,統籌推進新設石灰巖礦業權出讓工作。區直相關部門及區屬國有企業要按照職責分工,認真履行監督管理責任,抓好工作落實;協調推進辦理相關手續,為礦山企業落地投產開通綠色通道,創造良好營商環境。鄉鎮(街道)要建立配套工作機制,嚴格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各級各部門要以新設石灰巖礦業權出讓為契機,加大宣傳推介力度,引導行業龍頭企業積極參與,吸引鈣基新材料高端項目落戶潞城,創造更加良性、健康、有序的發展環境,推動我區鈣基新材料專業鎮實現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