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河南、甘肅出臺非法采砂管理條例
非法采砂將罰款2倍違法所得——山東省出臺《河道管理條例》(部分)
第二十四條,未取得采砂許可證,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取土、淘金的,由縣級以上河道主管機關責令其停止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可以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和處以相當于違法所得2倍的罰款。
未按采砂許可證規定的范圍的和作業方式在河道管理范圍內采砂、取土、淘金的,由縣級以上河道主管機關責令其糾正違法行為,采取補救措施,可以并處警告、沒收違法所得和處以相當于違法所得的罰款。
第二十五條,依照《河道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處以罰款的,按下列規定執行:
有《河道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第一項、第五項所列行為的,對個人處以50元至2000元罰款;對單位處以1000元至1萬元罰款。
有《河道管理條例》第四十四條第二項、第三項、第六項、第八項所列行為的,對個人處以50元至3000元罰款;對單位處以1000元至1萬元罰款。
未經批準或者不按照河道主管機關的規定在河道管理范圍內棄置砂石或者淤泥、爆破、鉆探、挖筑漁塘的,對個人處以50元至3000元罰款;對單位處以1000元至1萬元罰款。
河南省信陽市浉河區人民政府關于全面禁止河道采砂嚴厲打擊非法采砂的公告
為了加強浉河區河道管理,保持河勢穩定,保障行洪安全,保護生態環境和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河南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河南省人民政府第149號令)、《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非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的規定,信陽市浉河區人民政府決定在全區行政區域范圍內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現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砂石是礦產資源,屬國家所有,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任何手段非法開采、侵占、買賣、出租和破壞。
二、全區行政區域內的河道全面禁止采砂作業行為。
三、在河道范圍內非法采砂的,水利主管部門依法予以行政處罰;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違法采礦、破壞性采礦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等法律法規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四、各鄉、鎮、辦事處,金牛物流產業集聚區要加強日常監管,嚴厲打擊偷采、偷運砂石的非法行為。水利、公安、交通、司法、國土、礦管等行政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全面禁止河道采砂工作。對以暴力、威脅等方式妨礙執行公務的,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的有關規定予以處罰;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五、嚴肅查處國家工作人員涉砂違法違紀行為,嚴厲打擊涉砂違法犯罪行為和黑惡勢力。對國家工作人員和農村基層干部充當非法采砂保護傘或參與非法采砂的,一律從嚴給予紀律處分,觸犯法律,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六、本通告自發布之日起生效。
信陽市浉河區人民政府
2018年3月12日
甘肅省西和縣河道采砂規劃(2017~2020)環境影響評價征求公眾意見的第二次公示
按照國家環保總局環發2006[28號]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公眾參與暫行管理辦法》第八條要求,現向公眾公告以下信息。
一、項目基本情況
隨著西和縣城鎮建設的快速發展,建筑市場對砂石資源的需求隨之增大,由于部分群眾由于法律意識淡薄及受經濟利益的驅使,縣域內偷采、亂采等非法采砂行為時有發生,導致河道行洪不暢,水土流失嚴重,為使河砂開采科學、有序、依法進行,西和縣水務局組織編制了西和縣河道采砂規劃(2017~2020),規劃范圍為西和縣境內的西漢水、漾水河、馬元河、六巷河、石峽河、大柳河、曬經河7條河道,規劃中設置可采區共12處,保留區2處,其余區域劃為禁采區,可采區砂石儲量為63.95萬m3,主要以機械加工作業為主。本次規劃基準年為2017年,水平年為2020年。
二、項目采取的主要環保措施及效果
1、大氣環境影響
本規劃在規劃期實施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主要為砂石破碎篩分粉塵、堆場揚塵、道路揚塵及機械尾氣。砂石破碎篩分產生的粉塵采取灑水措施降低粉塵濃度;砂石料堆場產生的揚塵根據距離居民區較遠采取灑水措施,距離居民區較近設置半封閉式堆場儲存庫并同時灑水措施;進出場道路進行及時灑水,降低道路揚塵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每個沙場機械車輛較少,產生的汽車尾氣較少,通過當地空氣稀釋等作用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2、水環境影響
本規劃要求企業洗砂廢水配置相應規模的沉淀池進行沉淀處理后循環利用,嚴禁排入河流;生活污水排至防滲旱廁定期清掏至周邊農田作為肥料施用,生活洗漱污水進行廠區潑灑抑塵。因此,廢水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3、聲環境影響
本規劃根據政府要求采砂場主要采取選用性能好的設備、安裝基礎減震、通過加強管理以及距離衰減等措施加以控制,同時對于距離居民較近的砂廠需要考慮對居民區安裝隔聲措施,降低對周邊的環境影響。
4、固體廢物環境影響
本項目固體廢物主要為廢砂礫石、生活垃圾及廢機油等,采砂過程中產生的少量廢砂礫石作為河岸邊坡防護材料利用,生活垃圾經垃圾桶收集后定期清運至當地垃圾填埋場進行處理,廢機油等集中收集放置危廢暫存間定期委托有資質單位進行處理,因此,固體廢物實現了資源化和無害化處理,對周邊環境影響較小。
5、生態環境影響
本次規劃區域范圍內開采建設、生活區、生產區及堆場區需要臨時占地,一定程度上在陸域方面會導致生物量的損失、水土流失以及陸域動物的影響;占用水域會對水生生物、水生生態環境等造成影響。本次規劃提出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進行水土流失防治。
6、地質環境影響
本次規劃區要求各企業在開采過程中對河道地形地貌的擾動和影響較大,引發地質災害的方面主要體現在采坑邊幫、河岸邊坡崩塌等,同時可到采砂過程中可能引起地下水位下降等,但同時幫助河流疏通通道,達到輸沙平衡等。
三、環境影響評價主要結論
綜上分析,規劃主管單位和各入駐企業嚴格按照本次規劃環評報告中提出的各項治理措施進行治理,切實保證治理資金到位,保證污染治理工程和主體建設工程的“三同時”,且加強污染治理措施和企業管理,確保各項環保設施的正常運行,則本次規劃對西和縣各河流沿岸的環境產生影響較小
因此,從環境保護角度和規劃總則分析,本次規劃中各可采區選址合理,建設可行,實現了西和縣河流沿江的環境保護和資源開采雙層作用。
四、征求公眾意見的主要事項
1、公眾對本規劃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是否滿意;
2、本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還有什么環境影響因素需要考慮;
3、公眾對本規劃建設的其他意見和建議。
五、公眾意見反饋方式
在本次信息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公眾可通過電話、傳真、信函、電子郵件或者面談等方式向建設單位聯系發表自己對該項目建設及環評工作的意見和看法。發表意見的公眾請注明發表日期、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以便根據需要進行意見反饋。
六、規劃單位的名稱及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西和縣水務局
聯系電話:0939-6621285
通訊地址:隴南市西和縣漢源鎮晚霞路水電大廈
七、編制單位的名稱及聯系方式
編制單位:重慶市久久環境影響評價有限公司
聯系人: 謝工
聯系電話:023-67171922
電子郵箱:3429234685@qq.com
- 一人私挖濫采、非法開采河砂被刑拘(2025-04-25)
- 陜西省水利廳召開《陜西省河道采砂管理辦法》修訂審查會...(2025-04-18)
- 查獲大型抽砂船!廣東該地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采運砂專項執法監督行動...(2025-03-28)
- “企業買報告—機構賣合規” 現象頻發!監管總局修訂《辦法》,砂石行業...(2025-03-25)
- 誰產生誰承擔處置責任?咸寧城市建筑垃圾管理有“辦法”...(2025-03-21)
- 鄭州金水區發布通告,嚴厲打擊非法采砂行為→(2025-03-18)
- 六安市、霍邱縣聯合開展淮河干流打擊非法采砂專項行動...(2025-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