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重型機械行業并不好過。
太原重工預計公司1~6月凈利潤為負數,虧損9000萬元左右。雖然,中國一重、中國二重還沒有披露半年報,但據記者了解幾家大型重型機械企業上半年情況都不太好。
太原重工認為業績下降是由于國內經濟結構調整和經濟下行壓力,市場需求下降,行業競爭激烈,產品價格下滑、費用上升等因素的影響。
可以說,重機行業仍處于困難時期。近日,國家能源局副司長黃鸝談到重機行業上半年情況時也表示:“前景很美,眼前很難。”
苦日子還得熬一段
黃鸝透露,上半年我國能源的需求是明顯放緩的,從相關數據可以看出形勢不算太好。上半年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回落了6.7個百分點,發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繼續下滑,供電煤耗率同比下降。
她預計,從制造業訂貨情況來看,下半年能源需求的谷底可能將持續一段時間,2013年下半年后才可能會出現回暖。
她說,根據目前我國能源現狀,重機企業還要準備過苦日子。但現在重機行業裝備和研發水平都高了,企業管理人員認識也提高了,抵抗風險的能力有所增長。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副會長蔡惟慈也對整體形式作了分析。他認為,今年以來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確實嚴峻:產銷增速在去年已然明顯回落的基礎上繼續回落,而且回落幅度大于去年底的預計。與產銷增幅的大幅回落相比,效益下降則更為劇烈。但從上半年逐月變化趨勢看,增速回落已趨于平穩,同時在增速劇降的背景下,結構調整正在受到更多關注,從而在總體嚴峻的形勢下增添了一些暖意。
蔡惟慈預計此輪調整將延續較長時間,下半年乃至明年重機行業仍要準備過“緊日子”。全行業需要增強危機感,并自覺地推進產品創新,加快結構調整。
有的放矢求發展
黃鸝表示,希望重機企業根據目前能源的需求進行有的放矢的發展。
她分析,目前新能源產業面臨很多難題。首先,從風電來講,雖然采取了很多措施,但現在并網問題沒有得到解決。
其次,目前太陽能出口在國外的“雙反”問題困擾了行業的發展,有些國家的關稅達到了250%多,現在太陽能行業需要從國外轉向國內市場。
黃鸝還特別提到,目前新的核電計劃還沒有起步。但我國在建核能還在穩步推進中,未來核電如何平穩、安全的發展是目前國家考慮的課題。
她認為,核電正在經歷嚴冬。我國核電剛剛起步,突發了“日本311地震”。這對行業打擊較大,但我國的核電工作不能因此而停滯下來,未來還是需要發展。”
黃鸝還表示:“‘十二五’后期電力供應的前景堪憂。”
目前由于煤、電的矛盾比較突出,火電企業的建設并不積極,很多企業拿到項目核準后不建設或者拖延時間,都在持觀望態度。
為了避免“十二五”后期出現能源緊張的問題,黃鸝希望企業還能按部就班地建設火電項目。
此外,黃鸝指出,上半年清潔能源保持了良好的態勢,天然氣上半年的發展可稱為“一枝獨秀”,下半年需求量預計同比增長15%,是個非常好的前景的行業,希望企業可以多加關注。非常規天然氣的利用可能也是未來我國的戰略重點。
積蓄力量等待春天
黃鸝表示,雖然目前重機行業正處于困難時期,但現在企業的實力不可同日而語,特別是重機現在的裝備水平已經達到了很高水準,如果研發水平以及抗擊打能力有所提升,再利用好國家相關政策,很多企業都可趁勢而上。企業經過蓄積力量五年內可達到國外優勢企業同類水平。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副局長景曉波認為,“十二五”期間是我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時期,是加快經濟轉變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工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未來五年工業的核心任務就是轉型升級。
因此,重機行業要把握工業轉型的有利時機,加快實現從規模發展到質量、效益提高的重要轉變。
景曉波建議企業:一,大力促進產品結構調整,提高質量、檔次和成套的發展,避免同質化競爭;二,加大組織結構調整力度,淘汰落后,技術改造,優化布局,加快重型機械行業兼并重組步伐,實現重機行業從中低端向高端裝備制造發展,不斷提高行業的核心競爭力;三,重機行業向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技術改造,加強能源管理;四,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并重,培育國際化重型機械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