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后,餐廚垃圾處理廠將告別“臭氣熏天”,讓周邊居民過上正常的生活。昨日,南寧市餐廚垃圾處理廠三期改擴建項目正式投產,標志著南寧市將具備高達1000噸/日的有機垃圾處理能力,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又往前邁進了一大步。

南寧市餐廚垃圾處理廠三期改擴建項目投產
那么,餐廚垃圾處理廠是如何“除臭”的?記者在廚余卸料車間看到,伴隨著一陣陣機器的轟鳴聲,一車車廚余垃圾被傾倒到一個個“大口子”里進行處理。據悉,項目總體采用業內成熟、穩定的“預處理+厭氧發酵+沼氣發電”處理工藝,其中預處理采用自主研發的生物質分離器、磁選機、風選機等分選技術,實現油、水、渣分離。而分選出的油可用于制造生物柴油、潤滑油,剩余部分有機物進入厭氧發酵系統發酵降解。厭氧發酵所產生的沼氣用于熱力供應和發電并網,所產生的渣料和污泥經過脫泥間后,一部分污泥回到厭氧罐進一步利用,剩余的渣料和污泥經好氧堆肥制作成營養土。
據了解,南寧市餐廚垃圾處理廠總投資約6.24億元,設計處理有機垃圾1000噸/天(餐廚垃圾600噸/天,廚余垃圾400噸/天),收運服務覆蓋環城高速以內南寧市建成區。項目分三期建設,一、二期已建成餐廚垃圾450噸/天、地溝油42噸/天處理終端和配套收運體系。三期新增餐廚垃圾150噸/天、廚余垃圾400噸/天及配套收運體系,圍繞“藍德童話城堡”特色主題化建設,同時將對一、二期的環保安全設施全面升級,提升生產自動化、信息化水平,實現一、二、三期有機銜接、相互切換,打造成集垃圾處理、能源供給、工業旅游、環保教育為一體的示范項目。
此次投產的三期項目為改擴建項目,項目處理規模提升至1000噸/日有機廢棄物(餐廚垃圾、廚余垃圾)、42噸/日廢棄油脂,將做到終端能力餐廚垃圾、廚余垃圾的應收盡收,在源頭上極大地遏制了以餐廚垃圾作為飼料原料或者使用廢棄食用油脂、未經高溫處理的廢棄食物殘余喂養畜禽,甚至加工提煉成食用油脂流入公眾餐桌等違法行為,為南寧市食品安全屏障增加了一道過濾網,為實現生活垃圾分類回收利用率穩步提升貢獻一份力量。
據悉,該項目的順利投產,基本解決了南寧市生活小區、公共機構、農貿市場等廚余垃圾前端分類投放、中端混運、末端焚燒填埋的瓶頸問題,進一步完善了南寧市生活垃圾分類終端處理系統,為實現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提供了硬件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