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中建八局在探索建筑固廢基3D打印材料及無人化供料系統方面進行了改進式創新。
一固廢3D打印材料
該固廢再生3D打印材料具有較高的強度和韌性,可廣泛應用于建筑行業中各類建筑物的打印和建造,同時也可作為裝飾材料和景觀材料使用。

固廢再生3D打印試塊


建筑材料生產過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約為碳排放總量的28%,建筑材料低碳化發展對國家雙碳目標的早日實現具有重要意義。
建筑3D打印技術的突破可提升固廢資源的利用率,為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未來的研發中,將持續提升混凝土材料的可打印性能、力學性能、體積穩定性以及耐久性,利用多源固廢協同配置建筑3D打印材料,探究全固廢制備建筑3D打印材料的可行性。
二無人化自動供料系統

少人化打印過程現場
中建八局在國內首次引入m-tec duomix connect攪拌泵送系統,并成功將其應用于建筑3D打印技術中。基于遠程網絡控制技術和模塊化配置,對原有3D打印工藝升級,授權軟件著作權1項。

無人化自動供料系統
整套系統除具備定量出粉、定量加水、全自動攪拌、泵送、噴涂功能外,還可高度適配不同組分的材料配比,可廣泛適用于水泥基砂漿和含砂量較高的石膏基砂漿等打印材料制備。
技術優勢
無人化自動供料系統具備以下優點:
優勢一:強力雙混攪拌
水平+垂直兩次攪拌,通過分離干燥和潮濕區域,可以實現干燥材料與水的永久恒定比例。
優勢二:自動控制
與氣力輸送組合使用,其料斗內材料量采用專用料位計自動控制,無需人員操作。
優勢三:安全操作·維保便捷
泵送工作的關停和啟動由遠程遙控器操作,輕松便捷;大部分部件無需借助工具拆裝,操作便捷;工作結束時僅攪拌區和泵送管道需要清洗,清洗和維修無須專用工具。
無人化供料系統大大降低了建筑3D打印在混料、供料環節的勞動強度,提高了打印工藝的自動化程度,經實測供料環節節約人工投入約80%,實現了打印現場的少人化打印操作,為無人化3D打印施工模式奠定基礎,也將有效助力建筑3D打印技術的工程應用。
三3D打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中國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建八局第三建設有限公司、南京中建八局智慧科技有限公司與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在校企深度合作基礎上,建立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合作機制,四方共建智能建造3D打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開發團隊,共同開拓智能建造3D打印技術服務市場,共同培育面向未來的智能建造技術技能人才。通過校企合作、四方共建,將研究中心打造成為“產、教、學、研”一體化的新型建筑產業化示范性研發、生產和技術人才培訓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