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剛從阿布扎比回來,過幾天還要趕過去,設備已經運到,各項工作也將全面展開。”近日,南京嘉翼精密機器制造公司海外公司負責人王歡對記者說。近期,該公司正式入駐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發揮3D打印綠色建材優勢,為西亞國家解決建筑垃圾處理難題。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此次“出海”是該企業“走出去”戰略的兌現。作為專精特新企業,該公司致力于研發工業機器人、新材料,與東南大學、江北研創園合作,推動3D打印技術更新換代,為行業建立標準。今年,六合區靈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完成國內首個真正意義上可居住、可交付使用的整體3D打印二層建筑。江北新區市民中心廣場的白色圓形建筑,則是全國首例由3D打印的全裝配式建筑。此外,該公司生產的公交站臺、橋梁、門衛房、垃圾分類站房等3D打印產品已在全國應用。
立足南京、覆蓋全國只是“熱身”。今年3月,為期3天的中國工業品展會在阿聯酋首都阿布扎比開幕。南京嘉翼帶著3D打印機器與產品,與50余家企業在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集中展示。“反響非常好!”王歡回憶當時的情景說,許多國外企業對3D打印非常感興趣,尤其是迪拜投資發展局官員連續兩天來到展區進行深度溝通。公司董事長李進說,迪拜正在實施3D打印戰略,2030年25%的建筑將由3D打印,這與企業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但在建筑垃圾處理上,城市還沒有更好的辦法,堆出了4座高大的垃圾山。“而把建筑垃圾作為3D打印材料,恰恰是我們的優勢,雙方一拍即合。”李進表示,推動中國先進的3D打印技術“出海”,也將為助力“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綠色低碳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9月,南京嘉翼正式簽約,進駐阿布扎比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從首次接觸到落地,僅用時半年。“我們是首個進入園區的南京企業,將在滿眼黃沙的空間里,利用3D打印技術,打造一個公園化綠色園區。”李進表示,同時,他們已與迪拜方面簽約,破題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讓更多的綠色低碳3D打印公園、建筑出現在迪拜街頭。“一條生產線投用后,預估年處理建筑垃圾能力可達50萬—60萬噸,年利潤可達到5000萬元左右。”李進對企業首次“出海”充滿信心,期待與示范園一起高水平推進綠色園區建設,打造中阿合作典范項目。
中阿(聯酋)產能合作示范園被國家發改委明確為全國首家“一帶一路”產能合作園區,中江國際集團聯合省內相關園區共同組建江蘇省海外合作投資有限公司,具體負責園區的投資開發和運營管理。記者了解到,該園區已簽約土地租賃項目6個、廠房租賃項目5個。
記者從市建委了解到,近年來,我市大力支持建筑業企業跟蹤國外特別是“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投資熱點,圍繞重點區域、重點專業領域和重點工程項目實施“走出去”戰略。建設部門為企業“走出去”提供政策指導、項目咨詢、風險提示等全方位協調服務,鼓勵具有海外業務能力的建筑企業帶動其他企業合作“出海”,大力推動境外承包工程項目建營一體化。
根據2022年的最新統計,我市51家建筑企業涉及海外業務,去年營收超過96億元人民幣,蟬聯江蘇省首位,占全省年度完成境外營業額的31.24%。在今年上半年召開的2023年全市建筑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市建委提出,要引導企業緊盯國家重大發展戰略和重點投資方向,進一步拓展境內市場,大力拓展境外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