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7時,山西焦煤西山煤電馬蘭礦選煤廠煤質化驗員胡艷和她的工友早早來到了智能煤質中心。“今天灰分、硫分和水分的檢測要進行約120次。”胡艷端著托盤,逐一將煤樣瓶放入專用皮帶。隨著胡艷的操作,封閉隔間里兩臺倒立懸掛的六軸機械臂上下飛舞,信息讀取、坩堝取放、煤樣稱量、樣瓶開關蓋……每一步都井然有序、忙而不亂。
“這是省內首套投入使用的倒掛式雙機械臂機器人煤質化驗系統。化驗員只需將煤樣瓶放入,系統就會自動識別煤樣,代替人工完成灰分、硫分、水分的化驗。”煤質中心負責人楊坤指著大廳電子屏,“你看,化驗的結果已經自動顯示,數據會實時上傳到智能調度中心。”
8月初,馬蘭礦選煤廠智能煤質中心投入使用,通過布置機器人化驗系統、排風系統、新風系統、全景環視系統、島臺式功能區域劃分等,實現了煤質化驗的立體化、可視化、智能化作業。
楊坤介紹,該系統主要由兩臺倒立懸掛六軸機械臂、全自動富氧馬弗爐、紫外測硫儀、烘箱、自動稱量裝置、定位控制系統、力控組態軟件等核心部件組成,通過上位軟件實現對分析設備采集的數據進行運算處理、分析、存儲、統計等功能,并形成數據的全程可追溯。化驗員將定制煤樣瓶放入專用皮帶后,系統自動識別來樣,機械手全程替代人工完成灰分、硫分、水分指標化驗,結果自動顯示,數據界面自動上傳到智能調度中心。
智能煤質中心充分利用智能化、數字化的技術創新,切實發揮機器人化驗的優勢,實現了生產過程各項指標全程無人化驗作業,提升了煤質化驗的工作效率及化驗數據的有效代表性。并通過實時上傳數據,將化驗數據系統化、模塊化體現,確保整個洗選工藝系統的優質高效運行。新技術的應用,在實現精準化驗的基礎上,可替代人工完成每月60個班次的化驗工時,年節約人工成本21.6萬元,實現了提質增效。以馬蘭礦選煤廠年入洗360萬噸原煤計算,可增加經濟效益370萬元。
“隨著廠里的智能調度、3D智能雷達物位測量、天眼工程、無人值守等系統的完善,采樣、制樣、送樣、化驗就能實現一體化,依托新質生產力,選煤廠的智能化水平將躍上一個新臺階。”楊坤對未來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