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北碚區靜觀鎮中華村的山脊上,桃樹、李樹掩映下的既白民宿靜立風中。9年前,這里還是機器轟鳴、碎石遍地的礦坑;如今,綠樹成蔭的果園環抱著錯落有致的建筑群,游客的歡笑聲取代了開山的炮響。
這場蛻變,源于2016年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要求,北碚區政府引導鼓勵關停礦山,業主周松積極響應,關閉家族礦山,修復綠水青山,并在“傷疤”上種出“金山銀山”。

關礦
還礦山以青山
中華村雖土地貧瘠,卻蘊藏著豐富的石灰石資源。今年47歲的周松是土生土長的靜觀人,2001年,周松的父親周長藝在中華村流轉了幾百畝山地,開啟了采石事業。
“當時礦山靠人工采石,生產效率低,錢賺得少,還辛苦。”心疼父親的周松,先后在2007年、2011年兩次對礦山進行機械化改造。
效益提升的背后,是觸目驚心的生態創傷——山頭被挖掉一大半,形成近300畝的裸露礦坑,礦區周邊的農房、農作物常年蒙著一層灰土。
時間來到2016年,當地為了保護生態,開始引導礦山、采石場等有序關停。在采礦證還未到期、砂石價格持續上漲的情況下,周松毅然說服父親將礦山關閉。
盡管當時周松只需在礦山上種植易成活的刺桐樹,就能拿回100萬元的礦山環境治理恢復保證金,但他卻做出了更大膽的決定:讓礦山重生。
復綠
向石縫要生機
“礦山上種樹,比開礦還難。”周松彎腰捧起一把泥土解釋道,這里的土層很薄,他和工人們將過去開礦刨掉的土一一回填,又從周邊建筑工地運來棄土,一點點將土層墊厚。有了土層,土壤卻沒有肥力,他又買來有機肥,填在每個果樹穴坑的底部。開礦形成的梯級懸崖,早已寸草不生,他用挖掘機將土壤一點點運上去,硬是在懸崖的梯道上種滿了果樹。
幾年間,兩萬余株桃樹、李樹在礦坑扎下根,礦山變青山,礦區變景區。“春天可以來賞花,夏天可以來摘果,生態環境修復了,經濟價值也有了。”周松介紹,礦山修復的過程中,他們也慢慢地從栽花種樹到想辦法把客人留下來。
“當初修房時,就是為了養老自住,沒有想過做民宿。有一次,朋友們來這里玩,說這么大的房子自己住,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就產生了辦民宿的想法。”周松說。
2020年,周松聘請知名設計師打造既白民宿。同年,為助推北碚區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發展,區交通運輸委圍繞“交旅結合、景城一體、居者舒適、游者愉悅”的總體目標,對西山環線旅游公路進行提檔升級改造,完善了周邊的基礎設施,此外,中華村的上山公路也建成通車。游客從重慶江北國際機場到既白民宿,只需1小時左右的車程。從2020年7月試營業以來,前往既白民宿的游客就絡繹不絕。
既白民宿外觀呈白色,非常醒目,內設9個房間,每個房間都有獨立花園、陽臺等空間。墻體、一些擺件,很多使用的是廢棄石料,將修復與設計融為一體,既保留了山間野趣的鄉土氣息,又迎合了現代人對精致生活的需求。
周松介紹,民宿取名為“既白”,源自蘇軾“不知東方之既白”的意境。他撫過石墻解釋:“這既是對赤壁夜游的致敬,更是我們投身鄉村再造的寫照。”
共生
綠浪里的金山
2020年7月開業的既白民宿,成為撬動鄉村活力的支點。2023年,既白民宿獲評全國甲級旅游民宿。如今,既白民宿旺季入住率穩定在45%以上,去年接待游客超30萬人次。
鄉村正在多種力量的共同驅動下,煥發新的生機:
轉變就業方式——礦山老員工喻云富帶領村民組建果園管護隊,月均收入3500元。既白民宿吸納了近30名村民在此務工,其中不少是過去采石場的老工。
產業鏈延伸——在中華村,周末集市的出現,讓周邊村民的自家“土貨”有了就近銷售渠道,帶動周邊村民每年增收30萬元。中華村村合作社新建小米加工廠,將靜觀鎮特色糯小米、小米酒等當地特色農產品加工成精品伴手禮,2024年銷售額達36萬元。
筑牢綠色基建——國網重慶北碚供電公司在既白民宿周邊配套建設了光儲設備,功率達30余千瓦。光伏板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后,優先供民宿使用;余電則儲存于儲能裝置中,夜間或陰雨天氣可無縫切換供電。
豐富產業配套——為豐富既白民宿產業配套,靜觀鎮政府向上爭取資金,新建鄉村體育場,讓“村BA”“村晚”等群眾文體活動在這里輪番上演;通過村集體與民宿業主合作共建項目,在周邊改建了兩處多功能鄉村驛站,與既白民宿將餐飲娛樂與住宿休憩進行功能分區,讓二者業態互補又相輔相成。通過加強產業融合、形成群落經濟、延長產業鏈條、促進多元消費,實現鄉村民宿持續發展。
區域協同聯動——區文化旅游委積極整合各類資源,協助業主申辦民宿管家職業技能培訓相關資質,發揮既白民宿行業龍頭的示范引領作用,以經驗分享、標準輸出、人才培訓等方式,持續提升民宿服務人員職業素養。此外,針對縉云山片區民宿提供設計服務、民宿主理人培訓、貸款貼息、完善配套設施、宣傳營銷等支持,助力縉云山生態價值有效轉化。
綠色低碳發展——區生態環境局在中華村建設了污水處理設施,對周邊生產、生活廢水進行集中處置,日處理能力達20噸。區生態環境局還以EOD模式破解環境治理資金困境,以農村生態環境治理反哺鄉村旅游。既白民宿就是通過“廢棄礦山—綠水青山—金山銀山—再反哺綠水青山”的實踐閉環,成為“民營資本EOD模式”的典型樣本。
站在既白民宿觀景臺,周松指著眼前的果林說,礦坑修復區已種植經濟果樹250畝。曾經裸露的灰白崖壁爬滿藤蔓,光伏板折射著陽光,山路上滿載土特產的車輛往來穿梭。周松翻開規劃圖:“下一步,我們將發展民宿產業集群,種植更加適應市場的農產品,并向游客提供更加完整、豐富的度假產品,讓生態效益持續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