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砂石骨料市場需求日益增長

海綿城市一直是政府城市建設重點推廣的項目之一。2012年,海綿城市的概念首次提出,2015年10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2017年3月5日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李克強總理再次提到:統籌城市地上地下建設,再開工建設城市地下綜合管廊2000公里以上,啟動消除城區重點易澇區段三年行動,推進海綿城市建設,使城市既有"面子",更有"里子"。
1、海綿城市建設步伐加快
近年來,我國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漢、杭州和南昌等多個城市頻繁出現城市內澇,受災城市數量、規模、經濟損失程度和人員死傷均呈顯著上升趨勢。
海綿城市作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對雨水進行吸附,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實現生態環境保護功能。目前,城市雨水資源化利用在解決城市水問題方面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已經成為全球各國城市建設的首選。
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推進下,我國海綿城市建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2015年,福建、海南、四川臺灣四個省份以及南寧、昆明、廣州、巢湖、南京、西安、秦皇島、哈爾濱等城市均在不同程度地進行海綿城市規劃、工程設計和建設運營方面全面啟動。2016年,陜西、江西、江蘇、河南、安徽、河北、浙江等省份也加入了海綿城市建設的步伐,據統計,2016多省份海綿城市等重點項目投資累計超14萬億。
2、2020年海綿城市建設市場規模超過2萬億
為推進海綿城市自上而下加速前行,近年來國內政策持續加碼。中央及各部委政策密集發布確定方向,各地方政府出臺海綿城市建設指導意見加速執行,到目前,從中央到地方政府,海綿城市政策的推動呈指數型增長。
國務院在《關于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據前瞻預測到2020年全國城市建成區面積將在61000平方公里左右,要完成20%的政策目標,需要改造12200平方公里,海綿城市建設市場規模將超過2萬億元。
3、砂石企業需求增長
海綿城市建設得到快速發展,砂石骨料需求日益增長,砂石骨料企業引來上升期。
自2005年以來華北地區混凝土消耗砂石量總體是呈上升趨勢,由于骨料的使用并不僅限于商品混凝土,還會被用到其他的基礎設施建設中,如鐵路軌道的鋪設,高速公路的路面施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與石灰等其他材料結合,必然會拉動我國砂石骨料市場需求。
關于“海綿城市 ”的資訊
- 拉薩市涉建筑垃圾、城市建設兩部條例將于11月1日實施...(2024-10-10)
- 總投資5000萬!廣東建筑垃圾、固廢再生資源利用設計生產海綿城市透水磚...(2022-04-11)
- 變廢為寶 未來有望用“固廢”打造海綿城市(2021-04-07)
- 陜西探索建筑垃圾再利用,用于海綿城市建設(2019-07-24)
- 河北石家莊:建筑垃圾變身透水磚 助力海綿城市建設(2019-05-24)
- 總投資7.2億元 年產砂石量達4320萬噸-棗莊鑫金山與河北盛拓建材簽署綠色...(2018-10-30)
- 山東泉興新型建材年產400萬噸砂石骨料(含機制砂)項目開工建設...(2018-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