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用砂是混凝土的基礎原材料,關系工程結構安全和防水、保溫等重要功能。近日,省政府辦公廳發布關于加強海砂全鏈條監管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嚴厲打擊違法違規開采、運輸、銷售和使用海砂等行為,從源頭上把好工程建設質量關,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6月初,蘇州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門接到群眾舉報,反映常熟亨通碼頭接卸海砂,隨后立即啟動應急機制,實地抽檢氯離子含量,發現該批12499噸海砂氯離子含量超標。經交涉、勸解,6月10日,該海船駛離常熟。
“蘇州加強張家港、太倉、常熟地區沿江港口建設用砂接靠監管,海砂氯離子含量小于等于0.03%方可卸貨。”蘇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劉鋒說,1月末,太倉港碼頭也曾接到群眾反映有違規海砂運輸?!痘炷两Y構通用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用海砂必須經過凈化處理,鋼筋混凝土用砂的氯離子含量不應大于0.03%。經取樣檢測后發現該海砂氯離子含量為0.096%,遠超標準,并查明多艘海砂輪船提供的氯離子檢測報告為偽造報告。之后,蘇州停止太倉港海砂進港,全市開展太倉港海砂去向大排查,目前未查到違規使用氯離子超標建設用砂情形。
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工程質量安全監管處處長蔣惠明介紹,我省在2018年就建立多部門協同的聯動機制,對違規海砂實施多輪次檢查、聯合督查,違規海砂問題得到有效遏制。但去年底以來,違法違規海砂又冒頭。“我省泰州、蘇州、無錫等地陸續接到群眾反映有來自廣東未經淡化的海砂在當地碼頭傾銷。”蔣惠明解釋,違法違規使用的海砂由于氯離子含量超標、殘存貝殼類物質等因素,會造成鋼筋銹蝕、混凝土開裂和損傷等問題,嚴重影響工程耐久性和安全性甚至釀成慘劇。
3月以來,全省絕大多數城市開展了治理違規海砂專項檢查。加強海砂全鏈條監管,要求各地牢牢守住運砂船舶、港口接卸、過閘放行3條防線,還要求各地在使用端把好材料、施工、檢測“三道關”。截至目前,未發現違規使用海砂行為。
接下來,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將從運輸源頭全面加強砂石來源證明核查,督促各地建立海砂進出貨臺賬,逐日逐筆載明海砂的數量、來源、去處、氯離子含量檢測報告等,對拒不申報,或申報信息不符合要求的,拒絕為其辦理過閘手續。在使用端,省住房和城鄉建設、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將加強監管本行業領域工程用砂,督促施工、監理單位強化對現場用砂等建設材料的進場驗收,嚴防工程建設各環節違法違規使用海砂。省住房和城鄉建設等部門還將對使用凈化后海砂的工程擴大抽檢頻次和范圍,織密筑牢工程質量安全風險防控網。
江蘇是建設大省,建設用砂需求量巨大。據統計,去年全省僅預拌混凝土行業用砂就達1.95億噸(不含混凝土預制構件、預拌砂漿以及工程現場攪拌混凝土用砂)。目前,我省河湖砂價格約120元/噸,機制砂約85元/噸,而廣東運抵我省的海砂成本約57元/噸、售價約70元/噸,一趟(滿載一般約5萬噸)往往有60萬元的利潤。在超額利潤面前,違法違規海砂的風險隱患長期存在,整治違法違規海砂是一場“持久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