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臺套60萬噸粉煤灰功能骨料生產線在陜煤陜西建材科技神木恒穩公司帶料試運行成功。該生產線采用中勁水熱合成蒸壓技術,標志著我國在工業固廢資源化利用領域取得重大技術突破,為固廢處理行業提供了綠色、高效的新路徑。
該生產線采用的水熱合成蒸壓技術是國家863計劃科研成果,由浙江中勁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南京理工大學經過十余年科研攻關和技術升級,成功從實驗室走向工業化生產。該技術可利用粉煤灰、石膏、爐渣、鋼渣、尾礦等多種工業固廢生產硅酸鹽功能骨料,實現了固廢的100%全利用,且生產過程中無廢水、廢氣、廢渣二次排放,真正做到了固廢的“吃干榨盡”。

專家表示,該技術不僅解決了傳統固廢處理方式中資源利用率低、環境污染嚴重等問題,還實現了固廢資源的高值化利用,生產的硅酸鹽功能骨料可廣泛應用于建筑、建材、化工等領域,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此次試運行成功的60萬噸粉煤灰骨料生產線,是國內首臺套采用水熱合成蒸壓技術的工業化裝置。生產線中的成球包膜系統是核心技術之一,能夠將粉煤灰等固廢轉化為高強度的功能骨料。試運行期間,生產線運行穩定,產品質量達標,標志著該技術已具備大規模工業化生產能力。
陜煤陜西建材科技神木恒穩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生產線的成功運行,不僅為企業開辟了新的經濟增長點,還為區域固廢資源化利用提供了示范樣板。未來,公司將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推動技術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應用。
我國每年產生大量工業固廢,其中粉煤灰、鋼渣、尾礦等固廢的利用率較低,長期堆存不僅占用土地資源,還對環境造成嚴重威脅。水熱合成蒸壓技術的成功應用,為固廢資源化利用提供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具有廣闊的推廣應用前景。
專家指出,該技術的工業化應用,不僅推動了固廢處理行業的技術升級,還為我國實現“雙碳”目標和綠色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科技支撐。未來,隨著技術的進一步推廣,預計將帶動更多企業加入固廢資源化利用的行列,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全國首臺套60萬噸粉煤灰骨料生產線的成功試運行,標志著我國在固廢資源化利用領域邁出了重要一步。水熱合成蒸壓技術的工業化應用,不僅解決了固廢處理難題,還創造了顯著的經濟和生態效益,為實現資源循環利用和綠色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推廣,這一創新成果有望在全國范圍內發揮更大的作用,助力我國固廢資源化利用行業邁向新高度。